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,在全区形成大学习的浓厚氛围,激励各地各部门 (单位) 积极参与到 “书香欧潭 · 阅见未来”读书活动中来,我们将持续分享干部职工代表个人读书心得体会。
读《恰同学少年》有感
汪志华
“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”,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名篇《劝学》的第一句,便是“学不可以已”。作家高尔基也曾说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。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“倡导全社会要加强读书学习,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、一种爱好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做到好学乐学”。所以,纵观古今中外,学习和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在国际环境日益严峻,国内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,勤读勤思,更是立学立身之本。
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书籍是我国著名作家黄晖先生的《恰同学少年》。该书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学习生活为背景,充分展示了毛泽东、蔡和森等新一代青年敢作敢为的青春,为理想而不懈奋斗、奋发向上的斗志和改造旧中国与旧世界的雄心壮志。全书洋溢着青春活力,健康的气息,更展现出时代青年的新生、社会教育的新生、苦难中国希望的新生。
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章,讲的是1917年11月18日,北洋系军阀、湖南督军傅良佐在护法战争中被护法军程潜部队击溃,所率麾下溃兵三千余人败逃往长沙。在听闻消息后,整个长沙城乱作一团,老师学生们纷纷准备逃命的时候,毛泽东挺身而出,提出通过主动进攻来保住学校,保住长沙城的大胆想法。最终,也在毛泽东和其他学生、老师和长沙城警察的共同努力下,巧妙的战胜了傅良佐三千余溃兵,整个长沙城得以保全。这次斗争的胜利,不仅展现出毛泽东惊人的智慧与胆识,也展现出他保卫人民利益、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。
鱼离水则身枯,心离书则神索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,“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、启智增慧、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,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,树立崇高理想,涵养浩然之气。”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进新征程的今天,作为一名干部更应赓续革命先辈们的红色精神血脉,树立坚定理想信念,珍惜时间,勤学勤思。在“书香欧潭·阅见未来”读书活动中多读书、读好书,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,不断提高业务本领,认认真真履职尽责,将自身理想融入时代发展大潮,为国家建设发展贡献青年力量。